【探古河北 赵都风华】“战国第一城”的“七宗最”明清皇家遗存看北京,汉唐皇家遗址看豫陕,战国王城遗址看邯郸!在邯郸这个3000多年不曾改名的城市,留有一处迄今为止国内战国时期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国都城遗址,被称为“战国第一城”。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这座战国时代繁华的都城和王城,在历经2000多年历史风霜后,终于向现代人揭开了面纱。今天,我们就去河北邯郸赵王城遗址,探访这座战国王城的“四宗最”。
根据专家考证,商末已经出现最早的邯郸城,邯郸兴起于商代后期,在涧沟遗址出土了贝作为产品交互活动中的初期货币形态,说明当时邯郸已经具备一定的早期城市雏形。邯郸作为城市名字,比较明确的是春秋时期。考古资料证实赵王城是都城邯郸的宫城,大北城是旧城,与赵王城构成了双城格局。
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总面积540万平方米,其城垣墙体表面处理痕迹、防雨排水附属设施与内外城壕等几项内容的重要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是东周城市考古的孤例。
赵王城遗址1号台,又称为“龙台”,是我国战国时期遗存最大的夯土台基。“龙台”就是当时赵王宫殿主体建筑基址,历史上八代赵王(侯)上朝理政、处理国务的地方,也就是赵王(侯)的宫殿,它见证了赵王城自公元前386年始建,至公元前228年破城被毁150多年的历史沧桑。
赵王城是赵国都城邯郸城中地势最高的地方,“龙台”所在的西城又是赵王城中地势最高的地方,“龙台”则是西城之中地势最高的地方,“龙台”的台基就高达16.3米。国内专家考察后高度评价“龙台”: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古代宫殿遗址,是遗存至今的“天下第一台”。
同时,“龙台”居中、居前、居高,突出反映了王权至高无上的思想,它和赵王城内其他宫殿台基的存在,对以后历代“大朝正殿”布局形制设计,影响深远,如汉长安城未央宫的前殿,直至明清北京城故宫的奉天殿和太和殿等。
赵王城西城的建筑结构与布局,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都城之中、宫城之内南北排列最早的“三大殿”,其对后代都城之宫城之大朝正殿建设影响深远。汉长安城未央前殿的“三大殿”、唐长安城宫城中的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等都深受其影响半岛综合体育最新。
赵王城南北排列的“三大殿”分别是一号台遗址、二号台遗址和三号台遗址。二号台位于龙台与三号台之间,三号台中的北台与南台及二者之间宽大的庭院,形成了规整的中轴线,而二号台与三号台整体上也形成了规整的中轴对称,再加上最南面的“龙台”,三个宫殿台基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殿”的格局,与如今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和三大宫极为相似。
考古发掘结果表明,赵王城西门的建筑形式独特,门外两侧建有双阙,这是我国考古发现所见最早的城门阙台建筑实例,双阙台建筑与城门道及城墙浑然一体,规模巨大,形制规整,为研究城阙建筑的兴起和发展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另外,根据现有发现推测,赵王城西门的门洞壁体设立柱,顶部架梁,或有城楼;门洞呈矩形或近梯形,一门两道、双扇重门,这些都为研究东周城门建筑提供了新依据。
根据目古发现的资料显示,赵王城西城四面均辟宫门,秦汉至明清时代都城的宫城四面置宫门成为定制,赵王城应是开启这一宫城城门配置制度的先河。
赵王城宫墙周长9千米,现遗址周围仍保留着残高3米至8米的夯土城墙,墙基宽20米至50米,墙体夯土密实、宽厚坚固。
由于当时都是夯土城墙,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城墙内侧安装有特制的大型铺瓦和陶制排水槽,铺瓦是在墙基往上每升高约2米处,便内收一米形成台阶,上铺陶筒、板瓦。
而且每隔20米至30米,还设有纵向的陶质排水槽,水槽断面呈凹形,长46厘米,上宽56厘米,下宽52厘米,边高15厘米,内有两顶鼻。上一个放置在下一个顶鼻上,互相连接成为由上而下的排水槽道。这种台阶,除铺瓦、防雨以外,在战争的紧急关头,还可以快速地增兵登台防御。这种先进的防雨和排水设施系统,目前仅见于赵都邯郸城的考古中,是赵文化建筑上的一大特色。它不但科学地保护了古墙的安全,而且美观大方,对于研究古代建筑技术,有其重要价值。
赵王城遗址是赵国都城宫城遗址,代表着东方古典时代成熟的城市文化和鲜明独特的城市建设模式,是公元前4-3世纪中国最繁荣重要的城市之一,与同时代的西方名城希腊、雅典等遥相呼应,堪称世界级名城,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时期,邯郸成为赵国国都,地位的提高更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邯郸也成为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市,是典型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当时冶铁业和铸铜业是邯郸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在考古实践中,多次在地下发现战国时期的冶炼遗址,同时反映出当时邯郸的铸铜业起码包括兵器铸造和货币铸造两个系统。此外,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当时的邯郸手工业中还有制陶、酿酒、石器制作、骨器制作等部门。
与此同时,彼时的邯郸还是一个娱乐之城。赵国的音乐和舞蹈十分流行,在当时就为各国所称道。中山国相司马熹说赵国“天下善为音,佳丽这所出也”,《史记》称“赵烈侯好音”,上行下效,赵国社会中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对音乐舞蹈的追求是相当强烈的。“赵箫”“赵瑟”都是在史料中经常出现的赵国特色乐器。而赵国舞蹈与音乐齐名,“邯郸学步”这个典故也从侧面反映了邯郸舞蹈的普遍和盛行。
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这座战国时代繁华的都城和王城,在历经2000多年历史风霜后,终于向现代人揭开了面纱。今天,我们就去河北邯郸赵王城遗址,探访这座战国王城的“四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