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成本管理部门是个挺尴尬的存在在地产企业,成本管理部门是个挺尴尬的存在。你想,虽然成本部门是管理成本的“专业户”,但实际上他们能直接控制的成本,其实只有“造价咨询费用”这么一小块。
其他的成本,都是各个部门自己支配的。这就像是你想管家里的开销,但结果你只能管买牙膏的钱,其他的电费、水费、买菜钱都由家里其他人自己决定。这管理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于 是,很多公司就思考,既然绝大多数实际成本开销由各部门掌控,那将其“责-权-利”挂勾到对应部门就好了,这就是责任成本的初衷。
假设营销部门得知他们本季度的广告推广费用上限是100万元。在这个预算限制下,他们就不能随意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或者选择高昂的代言人。相反,他们必须精心策划营销活动,选择性价比高的广告渠道,以及巧妙利用社交媒体等低成本高效率的推广方式。这样,在有限的预算内,营销部门需要充分展现其策略性和创新性,以确保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但是,责任成本管理理念虽好,实际执行中还是有不少问题。 比如有些部门可能会为了控制成本而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负责的部分超出预算。再比如,有的部门之间可能会因为成本问题而产生矛盾,比如设计部和采购部可能会因为材料选择的问题而争执不下。
说白了,责任成本管理虽然是个好方法,但也得看企业怎么执行,要平衡各部门在岗位、定位、角色、立场、观念、考核、甚至个人喜爱等等诸多方面之间的关系。
土地获得成本指标 :这包括每平米地价和土地获得时间。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土地获取的成本效益和时间效率。
开发前期准备费用指标 :例如报批报建费和设计费。报批报建费可以通过报建费用节减率来考核,而设计费可以细分为每平米规划设计费、施工图设计费、景观设计费等。
主体建造成本指标 :这包括社区建造成本,如社区管网工程费、园林环境费、配套设施费等。这些指标有助于控制主体建筑和社区设施的建设成本。
说明:以上指标会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在进行责任成本分解时,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指标类,以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为了保证目标成本数据的保密性,建议责任成本分解的指标以指标类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具体金额。这样可以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同时也有助于各责任部门更专注于成本控制的过程和结果。借助明源云成本管理系统,让成本算得准、管的全、控得住
关于如何搭建责任成本体系,我将结合实际经验和一些具体案例,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这一步就像是给整个成本控制工作定下一个基调,或者说是设立一个预算的“天花板”。你得清楚地知道,这个项目从头到尾,你愿意投入多少真金白银。这个数字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市场行情,还有你的盈利预期。
第二步,由成本部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怎么分解呢?这里头有个窍门,就是把责任成本分解指标分为两大类:成果指标和管理指标。成果指标,顾名思义,就是考核实际工作成果的,比如工程进度、质量等。而管理指标呢,则主要是看成本管理的导向,哪里薄弱就重点抓哪里。比如,如果公司的设计变更管理是个短板,那就得在设计部的责任成本里加上“设计变更管理合规性”这一项,确保他们能在这一块下足功夫。
在分解责任成本的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数据的保密性。有些企业为了方便,直接用金额来分解责任成本,比如设计部负责多少金额,招采部负责多少金额。但这么做其实是有风险的。对于那些懂行的人来说,他们很可能就能根据这些信息拼凑出整个项目的目标成本,甚至还能猜到你某些合约规划的大概金额。这不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底牌都亮给别人看了吗?所以,更稳妥的做法是,尽量使用指标类而非数值类来进行责任成本的分解。借助明源云成本管理系统,让成本算得准、管的全、控得住
第三步,确定责任对象。一个事项如果由多个部门共同担责,那结果很可能是谁都没责任,因为法不责众嘛,大家都觉得自己没错,那问题出在哪儿呢?谁也说不清楚。所以,责任成本对应的责任对象最好是唯一的,这样一旦出了问题,就能迅速找到责任人,及时解决问题。
第四步,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成本承诺书。这一步其实就是在给各个部门“上紧箍咒”,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和目标。而且,建议把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列入公司的考核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控。这样一来,各个部门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控制成本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因为他们知道,这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最后一步,跟踪考核。确保各个部门都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去努力。成本部门得每个月都对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收集、打分,并在公司范围内发布结果。这样一来,哪个部门做得好,哪个部门还有待提高,就一目了然了。而且,这些考核结果还能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进一步激励大家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如果没有这种共识,单凭成本部门去推动,难度可想而知。 这就好比一辆车,如果只有一个轮子在转,那车肯定是走不动的。所以,形成管理共识是推动责任成本制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责任成本的分解也是个技术活。有些公司在分解责任成本时,总是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却导致主责不清。这就像一个成本科目被分解到好几个部门,看似每个部门都有责任,但实际上却没有人真正负责。因此,责任成本的分解需要明确、具体,而且要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这样才能确保每个部门都清楚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
责任成本的考核也需要与公司整体的绩效考核体系挂钩。如果单独搞一套责任成本考核体系,不仅难以完善,而且也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将责任成本的考核纳入公司整体的绩效考核体系中,才能确保其影响力和重视程度达到管理需要。这样也能更好地激发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形成机制也非常重要。一个制度要想真正落地,就需要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认识到这个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需要坚持推动,形成定期反馈、定期考核的规律做法。这样才能让责任成本制度真正根植于企业成本管理的血液中。
要摒弃老好人心态。责任成本管理本质上是要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和约束的,因此必然会遇到矛盾和困难。这个时候,我们不能选择回避矛盾,而应该勇敢面对并寻求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行好责任成本管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设立专门的责任成本管理团队,负责构建和完善 责任成本体系。团队成员应包括财务、生产、销售等各部门代表,以确保体系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制定详细的责任成本计算方法和标准,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和责任。确保责任成本的计算准确和可控,同时便于各部门之间的比较和考核。
通过内部培训、宣讲会等形式,向全体员工普及责任成本的理念和重要性。让员工明白责任成本不仅关乎公司利益,更与每个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
制作并发放责任成本管理手册,为员工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料。手册内容应包括责任成本的定义、计算方法、考核标准等。
定期举办责任成本管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责任成本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从设计环节开始推行责任成本制度,采用限额设计等方式,逐步将责任成本的理念引入到公司的各个环节。
在设计环节成功后,逐步向生产、销售等其他环节推广。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成本目标和考核标准。
设立短周期兑现的绩效考核制度,让员工及时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对于达到或超越责任成本目标的员工和部门给予相应奖励。
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时要坚持原则,勇于面对并解决问题。确保责任成本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定期收集员工对于责任成本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制度更加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
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责任成本管理方法和建议,对于被采纳的优秀建议给予相应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