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体育下载如何看待当下的“悲观”与“乐观”?作为一个投资者,本应将有限的精力花在微观企业基本面上,毕竟宏观叙事太过宏大,众多因素无法把控。但面对这百年巨变的当下,保持无动于衷,似乎也过于麻木了些,而且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悲观”和“乐观”之情绪波动中。
另外,企业并非生于真空,和周围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宏观叙事正是容纳千万企业的大容器,当此容器由湖泊变成了大海,那生于之中的鲑鱼焉能不变换自身的状态呢?
2023年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一年,从年初的满怀热情和信心,逐步演化成年末的垂头丧气和绝望,情绪变化之快犹如巅壑之别。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诚然,这几年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房地产的下跌,其速度之快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都不为过。百强房企一半已经暴雷,超过50%的从业者失业,不少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随之而来,上游的钢铁、水泥、工程、建材,下游的家具、家电、装修装饰等行业的急速冰冻。据相关统计披露,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3.3%,到2023年仅为6%左右,整整跌去了55%。这个速度大家可以从昔日的好学生万科和碧桂园的财报中可以感受到。如果加之上下游产业,影响之大可想而知。这也就是大家所感受到的“悲”: 身边的亲人邻居失业在家,工作难找,节衣缩食,然后周边商铺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加之统计数据CPI、PMI的“印证”,雪球的推波助澜,“崩溃”论开始甚嚣尘上。
但事物的另一面却表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新能源的代表光伏产业,平均发电成本已降至0.29-0.30元,甚至有些企业已做到了1角几分,远远优于煤电0.35元的成本,这在10年前2013年无锡尚德破产之际是很难想象的,我记得当时的成本高达0.9元,国家采取了大量补贴。而现在,已变成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
电动车行业也就不用说了(雪球上已有很多讨论),国内厂家打得原来的巨头找不到北。就连曾经被外资垄断的汽车原料,原来的老爷连竞标的机会都快没有了。往回退10年,你能想象宁德时代能成为一方霸主吗?能想象出比亚迪、蔚小理,华为、以及将新进的小米能将新能源车的火焰点得如此之高吗?
再往前推,在日立东芝、菲利普、大金称霸中国电器的时代,我们的企业家们不是也发挥着他们不屈不挠的企业家精神打造出格力、美的、海尔等许许多多的国产品牌吗?在耐克阿迪达斯称霸中国服装的时代,我们的企业家不是也靠学习创新打造出李宁、安踏、波士登这些国产品牌吗?
30年前的三峡电站,我国最大的两家能生产水轮发电机的单位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厂只能干一些外围部件,而现在我们能做世界上最的水轮发电机组,并出口它国。20年前,我们只能羡慕日本的新干线,而现在全套中国标准的高铁已奔驰在雅万线年前,我们只能羡慕微软的Windows,IBM的电脑,西捷的硬盘,东芝的笔记本。而20年后的今天,我们聊着微信,刷着抖音,点着美团,逛着淘宝,动动手指就把饭吃了,动动手指就把心仪的衣服买了,酒店订了。如果你是行走于中外之间的人,应该最能体会到之间的差距。
近期,我们的大飞机上天了,飞船登月了,福建舰下水了,魔都号启航了,……,难道这些不值得“乐观”吗?
从20世纪80年代,部委企业进驻、“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走私贩私、倒卖批文的贸易时代;到90年代,民营企业开始起步,以华强北为代表,家电、消费电子引爆的元器件需求催生的电子时代;再到进入新千年后,中国入世,互联网产业第一波行情开始爆发,工厂经济向楼宇经济转型,手脚经济向头脑经济转型。我们已经历了很多次转型,每一次转型都会带来“悲观”,“绝望”,甚至90年代的“下岗”潮,三角债,财金汇全面赤字,外围制裁的情形下,我们也走到了今天。如果你足够年长,应该知道当年的情形比今天更凶险,然而我们也走过来了。在当下外储、财政、银行体系都有丰厚正收益的情况下,对未来“悲观”似乎不合常理。
正如曹德旺所说,“不要自己骗自己,说明天会更好,后天会更好,明年会更好。你要想明年会更好的话,你要弄清楚过去发生了什么,用什么方式解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能力”。
因此,那种全面“乐观”,高唱2024就比2023更好的言论,我是不相信的,更不要拿美国降息来忽悠大家。和大家已然耳闻的升息理由一样,降息时,一旦预期落空,那些号子手们又会找出另一翻说辞。
而我更相信“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从当前能够收集到的公开信息中,摸索可能的发展路径。以我目前有限的目力,大致可以想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智能化和大数据对各行各业的赋能植入,可以说都叫新基建。当下最为热门的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都属于新基建的范畴。
数字化已经成了当下的基础设施,是企业运营必须使用的工具。核心就是视频里说的“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这句话很抽象,对于没从事过数字化工作的人可能很难理解。我从数字营销角度讲一下(我之前做过几年google/fb广告投放)。传统的营销方式主要通过电视、纸媒、广告牌等媒介进行,重点就是尽量扩大覆盖面,尽可能多的广而告之。效果很难统计,效率一般。数字营销可以精确统计一个产品广告的展示次数、点击率、转化率、复购率等所有数据,包括年龄段分布、地区、性别等,用户画像清晰可见,这就是“业务数字化”。通过一系列ad group对不同产品、不同定位不同设计甚至不同定价等等进行大量测试所形成的数据,可以反过来指导各部门业务的改进。最终让数据做决策而不是人,这就是“数字业务化”。这只是数字化在运营中的一个简单缩影,所有的部门都值得用数字化重塑一边,效率会大大提升。AI则更进一步,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智能化。我离职的时候google已经推出了智能广告系统,自动投放自动测试自动反馈优化,智能系统做的效果比人好多了,效率更高。这种效率的改变不是倍增,而是指数级的恐怖增长。看看那些不能适应变化的企业,都在逐渐消亡。所以未来的企业,要么是数字化的,要么是超级数字化的,也就是AI。
本人制造业出身,对制造中的信息传递还是有所了解的,产品投产前需要对物料进仓时点进行确认,生产中又要对工序节拍、设备状态进行监控,产品下线后还要和物流对接,如果产品型号一多,或设备异常,终端调量,插队等现象出现,信息准确快速传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里涉及信息和责任在多部门间流转,有时需要决策层协调,但这会耗费很多精力,甚至高层拿到的是人为加工过后的数据。于是,长此以往出现了报喜不报忧的PPT文化。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这恐怕也是当下数字化在产业界推行时遇到的阻碍之一吧。
这一块无需多说,上面列举的光伏发电成本数据应该是很好的佐证。2021年,我国光伏装机55GW,占全球当年175GW的31%;2022年,我国装机87GW,占全球240GW的36%。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达200GW,极有可能占到全球50%以上!
根据2023年的数据,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308.8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55.6%,保持世界第一。
除了风光清洁能源发电,上面列举出水力发电也居世界先进行列。由于我国西电东送的需求,特高压技术我们是世界第一。
这几年的新能源车也是一个比较大的产业,从电子、电机,到整体压铸机床,再到下游的充电桩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增量。
当下人工智能已然冒头,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加持下,智造已然提上了曰程。未来的人形机器人,智能机床可能会给工业带来更多的变化。多年来半岛综合体育官方网站,我们经常听到煤矿事故,多少家庭从此破碎,未来是否会实现煤矿的无人化作业。从相关报道获悉,已有铜矿开采实现了无人化。小米的黑灯工厂也许大家都听过。
实现上面这些基础是什么呢?是市场和人才。人才不用多论,每年几千万的大学生出来,保证了我国可以吃很长时间的工程师红利。而市场在哪呢?在国内外双循环。
人的需求是递进的,解决了温饱,后面就是玩乐。这两年一到放假过节,酒店景点哪哪都是人头。生活中,电商购物,视频游戏,这方面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我们已处于领先地位,出海卷已箭在弦上。拼多多就不说了,前两天听说,美团才进入香港就占领了30%的份额。未来会不会卷到东南亚,卷到欧美,谁知道呢?那个TEMU不是打了个样吗?
中国游戏出海前估计谁也没料到会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毕竟游戏属于文化产业,文化的渗透往往是最难的。但腾易米还真就带领一帮兄弟冲了出去。
中国这帮卷王别的不会,但要论copy,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copy的还比祖师爷要好,这在国内已反复验证过了。
影视作品这几年也大有改观,不再是过去那些让人掉下巴的《红高粱》,换之而来的是可以媲美好莱坞的《流浪》和《长津湖》。
我们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李克强总理说过“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也许我们这些生活在五环内的人根本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眼中都是飞机、高铁、私家车,手指点点芝麻开门。但是当你出去走走时,你会发现在中国还有这样的小镇。它同样插着我们的五星红旗。
前段时间朋友去越南考察,他发现走在街上象极了十年代的景象,满街的摊贩,电杆上的电线乱如蛛网……。也许,大家也偶有听闻很多企业过去设厂,建立园区的报道。全球产业链转移给越南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中美贸易摩擦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正如当初中国承接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是第一波被转移的资本,资本的属性驱使它必然会寻找成本洼地。这一步已然正在发生,它会为资本输入国带去工资水平的上涨,消费潜力的提升。而这又为国内过剩的产能带来了契机。
这一点可能与球友们想象的出海不同。大家脑海中想象的出海是欧美,因为他们钱多呀,一旦成功就会带来丰厚的利润。比如华为手机曾经占领欧洲市场,小米也在前仆后继,但很少有人关注到那个曾经的“波导”。
而“一路一带”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没钱呀,一帮穷亲戚,弄不好还得倒贴。但是,我们当初也不富裕呀,是否可以通过资本输出,帮助他们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来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呢?雅万高铁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呢?
全球有197个国家,截止2023年10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签署了“一路一带”合作协议。占全球国家数量的77%。
当然,要想走出去也并不容易,涉及合作国的稳定,合作深度,以及发展程度。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酝酿,分阶段分步骤地去实施。这两年经常听到货币互换也是这步大棋中的一个环节,为贸易及资本输出提供便利,毕竟面对那么多兄弟,手中的外汇还是不够分呀。
这一步一定是曲折的,正如当初欧美进入中国需要成立合资企业一样,也许会感到不公,但这本就是生意的本来面目,哪来那么多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只有在我强你弱时,我才会对你进行鼓吹、,为啥呢?因为你弱呀。你不开放,我用炮轰也要将你轰出一道口子来,然后便宜的洋火,洋布,洋机器象决堤的洪水涌入,倾刻间你那刚启蒙的民族工业就沦为阶下囚,这100年前的历史难道忘却了吗?因此,这一块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也会带来一定的发展。毕竟,欧洲没有一个国家拥有我们这样齐全的工业能力,这样低廉的成本。中国的企业都是卷出来的,胜出的一个个都是卷王。
当然,高端产业在我国也有很大的内需市场,如高端机床,去年国产医疗影像设备打破国外垄断,听到那价格可能连下巴都惊掉了。
上面这些信息,大家都可在网上查到。所以,我并不象很多人那样“悲观”,也不会象一些人那样“乐观”。因为,在百年巨变的当下,路子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会比我们转个身更快,2024年会有变化,但一定不会如大家期望的那么快。在这当下巨变的时代,唯有寻找那些符合时代潮流,同时又具有相当深厚护城河的企业结伴同行。符合潮流决定了它上升空间,深厚护城河决定了它皮糙肉厚,在转型的巨浪中接受洗礼,划过这片怒海,就是一片晴空。
另外,那段google广告业务的阐述也是白嫖另一位球友的发言,文中已做了备注。当然,制造业由于非标差异太大,加之部门利益纠缠,一家公司的实例定难复制到另一家,文中只摆出了潜在需求,但如何满足需求我也不是专家,也无法给出建议。作为投资者,只待静静观察就好,也许,到后来也象云业务一样,弄得无利可图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