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处在十字路口今天的行动决定我们的明天”“我们始终坚信,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大目标不能改变”。昨天(9月3日),2024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五大洲43个国家49位议员、前议员与中国代表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志合越山海。当前,全球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甚嚣尘上,国际议员呼吁各国立刻行动起来:“世界正处在十字路口,今天的行动决定我们的明天。”各分论坛上,围绕世界经济、人民福祉、全球未来等议题,中外嘉宾畅所欲言,贡献智慧。
“中国已成为实实在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只是计算GDP,也不只是看短期发展成果。”泰国前党下议员、前财政部副部长批实·立阿坦告诉记者,中国经济增长最可贵处在于包容性,提倡缩小贫富差距、一个人都不落下。这种高效率的“经济发展”而非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式,让所有民众能从中获得红利。
在全球发展与经济复苏分论坛上,与会国际议员坦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步履蹒跚。圣卢西亚众议院副议长肯尼·安东尼担任过15年政府总理与财政部长。在他看来,地缘冲突、全球气候变化、通货膨胀都在拖累全球经济恢复。更令人忧心的是,全球化声音被一些国家民粹主义主张所遮盖,甚至将国内经济不佳归咎于多边主义。“全球经济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学工具来分析,这个时代恐怕结束了。这值得我们警惕。”
希腊议员斯皮里东·基里亚基斯认为,现在遇到的挑战是全球性的,因此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可以像中国那样用好多边主义力量,推动数字经济、教育医疗发展,重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确保经济复苏有韧性、可持续。
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经济体,中国与欧盟合作对于推进世界经济复苏至关重要。葡萄牙议员里卡多·卡瓦略说,葡萄牙是欧盟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支持者。中欧是不同领域合作伙伴,欧盟必须根据自身利益,深化与中国的关系,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金融稳定等领域加强对话。“对于一些观点不同之处,应该避免政策碎片化,通过开诚布公地面对问题,共同应对挑战。”
“我们期望世界将更多目光投向发展中国家。”牙买加众议员、劳工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部长诺曼·邓恩说,发展中国家需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前提是互相尊重、真心帮助。他提到中国在当地投资,比如建设儿童医院,并向学校提供奖学金,“这些推动了当地发展,也希望上海与我国可以在城市更新、垃圾回收等领域加强合作”。
联合国报告指出,按照目前的全球发展速度,到2030年,5.75亿人仍将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我所在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利比里亚参议院临时参议长扬布利·康加·劳伦斯在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疾呼,“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在我的祖国,没有人晚上要饿着肚子睡觉,也没有人因为饥荒而辍学。”
劳伦斯介绍,发展农业是利比里亚减贫事业的重中之重,政府将国家预算用在提升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上。阿根廷执政联盟“自由前进运动”众议员卡洛斯·阿列桑德罗认为,所有基层官员都要认识到部门的重要性。通过发展企业来提高创新力与生产力,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智利最大贸易伙伴,每年双边经贸往来达到550亿美元。”在智利参议员胡安·伊格纳西奥·拉托雷看来,发展是减贫的最优选项。智利向中国出口葡萄酒、农产品、铜矿以及锂矿,在丰富中国市场的同时,帮助智利消除贫困。
讨论中,不少国际议员提到,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同时,也要关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西班牙众议院第三副议长埃斯特尔·希尔坦言,西班牙的贫困人口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单亲家庭居多,二是妇女儿童,“我很想了解中国对低收入民众的保护措施”。
主持论坛的上海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权衡现场回应,中国有最低工资制度,通过法律形式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基本生活;通过医保体系建设与九年制义务制度,保障公民的就医与就学权利。在他看来,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现代化,也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化。
作为蒙古国前任首席统计官,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委员阿尤恩·阿荣吉雅深有同感:“我的国家正通过对社保、医保及就业等领域立法,维护公民权利,提升国民福祉。”
“很高兴,中国愿意敞开心扉和各国分享自身经验,帮助我们实现中国已经实现的成果。”她引用中国名言,“一花独放不是春,希望中国减贫经验能促进世界发展春满园。”
“绿色转型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半岛综合体育官网。”肯尼亚国民议会议员碧翠丝·埃拉奇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赞同。她表示,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对全人类而言是重要议题,全球各国政府必须共同面对这一危机,积极通过对线天中国之行,让她感到大开眼界:“街道两边都种满了树,我们在上海第一次看到了绿色港口,了解到科技力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在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分论坛上,日本立宪党众议员近藤昭一介绍,早在1996年两国在北京建立了日中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围绕环境政策立案、观测、分析、研究、人才能力建设等开展工作,“每年有很多中国政府人员和专家访问日本,加深双方人员交流。”
“2022年,我们遭遇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洪灾之一,三分之一的国土受灾。非常感谢我们的‘铁兄弟’中国,总是在危难时刻向我们伸出援手。”巴基斯坦参议院人民党领袖、前气候变化部长雪莉·拉赫曼很感动。她提出,气候变化使不平等和贫困日益加剧,许多国家却缺少妥善的应对方式,在这方面,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经验。她感慨,自己曾多次来到中国,每次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中国正在推动发展方式的结构性变革,提出了大量科技解决方案,走在了绿色转型的前列。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全国工商联、全国代表汤亮介绍,我国已在2021年启动了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国人民已经认识到,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他表示,中国正在推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全方位培育新质生产力,与世界各国携手承担起地球守护者的责任与使命。
“当改变的风吹来,有人修筑城墙,有人建造风车。”参加交流的议员纷纷表示,各国应抛弃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期待与中国更好开展合作。
要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彰显。该倡议提出11年来,已吸引156个主权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合作行稳致远、成果丰硕。在高质量共建“”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高质量共建“”展开交流,大家表示,“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共进的阳光大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累计运送超过600万乘客,日均乘客超过6000人,运送出口货物超过900万吨……这是一条全场420公里的跨国铁路开通两年半交出的成绩单。“我们是东南亚内陆国家,中老铁路的开通,让我们不再孤立,而是成为互联互通的亚洲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挝国会议员本达·翁那冯表示,在中国远见卓识的领导下,“一带一路”倡议正帮助老挝化挑战为机遇,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进而接轨全球。“我们为参与其中而深感自豪,这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更关乎改变生活、连接人民,构建一个共享、繁荣、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议会国际事务、国防、安全和移民委员会主席乌兰·普里莫夫表示,这一倡议促进了基于开放、包容和共同利益原则的经济全球化。未来,他希望两国可以进一步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发展、能源加工、工业、农业、采矿、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
“一带一路”的光明前景,吸引世界各国友人踊跃加入,共同谱写互利共赢的篇章。“我的家乡是一个农业大省,大米、棕榈油和优质的牧场都是当地特色,非常想借此机会邀请大家来投资!”论坛现场,哥伦比亚中心党众议员埃丁森·奥拉亚打起了“广告”。
在他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各国带来显著的发展红利,不仅有经济往来,还有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我们的学生有机会前往中国学习,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还给我们的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都是中国大国担当的最好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