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综合)官方APP下载·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咨询热线:

+86-0222-22366





第六系列

简述平面设计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

  简述平面设计的内容十篇《标准(修改稿)》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广泛性,决定了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特作用。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这次修改基本保持了《标准》的结构,对某些表述进行了修改。

  实验稿的“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将实验稿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并就数学教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标准(修改稿)》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标准》中设计思路表述得不够清晰,《标准(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

  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完善,在具体表述上变了,更加凸显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等。

  将“双基”改为“四基”,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改稿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稿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在小学两个学段中,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各领域知识点的数量有增有减,但整体数量上没有明显变化。

  ②“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改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③“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③“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③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①将“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中的“立体图形”改为“几何体”。

  ②“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③将“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改为“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知道数对(限于整数)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利用方格纸确定数对位置的过程”。

  ②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改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③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④将“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改为“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⑤将“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改为“通过观察实例,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⑥将“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改为“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⑦将“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改为“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⑧将“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改为“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限于正整数)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利用方格纸确定数对的位置的过程”。

  《标准(修改稿)》对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使每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强调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②“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②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可能性”部分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原来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标准(修改稿)》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应强调问题情境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地理教学论》市级精品共享课程群包含地理学科教学论、地理教材分析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等系列课程。“作业练习库”作为其精品共享课程群拓展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论》课程学习有机融合,为师范生自主学习、开放学习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其构建有助于地理师范生深化课程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地理专业素养。本文侧重探讨网络资源“作业练习库”试题的类型及其设计。

  “作业练习库”依据布卢姆提出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认知过程的六大类别对试题进行分类为基础题、提升题和综合题三层次作业,试题设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是巩固、应用与评价课程学习的方式之一。

  基础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及掌握为检测目标,其问题多取于《地理教学论》教材,主要涉及每章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相关内容,具有试题数量多、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简明等特点。基础题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主要检测对所学章节基本内容的了解,如结合第二章第二节“地理课程的改革”学习内容,设置试题“简述地理课程标准的含义”、“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变动”等。二是“理解”层次,主要检测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深入领会和深刻理解已学内容,如结合第二章第三节“地理教材的变化”学习内容,设置试题“如何理解狭义和广义的地理教材”、“ 如何理解教科书的编写要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空间”等。基础题设置有助于师范生有条理地梳理章节知识体系,宏观把握知识结构,从而达到理解掌握、复习巩固、深化课程学习之目的。

  提升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学习的迁移、应用、实施为检测目标,其问题立足于教材并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和教改热点拓展延伸,主要以章节主干和重难点知识为载体,结合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应用,具有试题数量较少、能力考查为主、外延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体现考查学生“运用”、“分析”水平,即学生能将已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具体情景中,并对知识间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进行内化、迁移和应用。如结合第三章“目标:地理教育学的核心内容”章节学习,设置提升题“选取《地理教育》期刊近期刊载的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按认知层次对其主要知识进行分类”、“ 设计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并说明设计思路”等。提升题设置有利于师范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融入教学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讨和深化剖析,从而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从师任教能力之目的。

  综合题以课堂及课本知识学习的迁移、应用为基础,围绕章节学习主题,以综合能力为检测目标。其问题涉及多学科融合、多种方式探索,主要以课内外结合的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求学生突破“三中心”,操作实践与行动研究相结合,试题具有综合性强、开放程度高、课内外有机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评价”水平,即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如结合第七章“评价”学习主题,设置综合题“观摩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结合第八章“教师”学习主题,设置“以某中学为例,调研地理新课程实施现状”等。综合题设置有益于师范生走进中学课堂、融入地理课程改革,向一线教师学习请教,从而达到巩固专业思想,坚定教育信念,促进未来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作业练习库”试题设计,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知识测评基础上,还应凸显新课程理念,符合地理教师培养目标,遵循设问角度多样、活动空间广泛、思维方式开放等基本原则。

  设问角度多样即每章节试题采用丰富多彩、层层深入的行为动词对问题解答提出要求,主要涉及基础题的“简述”、“阐释”、“理解”等,提升题的“收集”、“设计”等,综合题的“评价”、“撰写报告”等,多层次、有梯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创新意识形成。如基础题“简述地理教学原则的拟定依据”、“阐释地理事实与原理并重教学原则的内涵”;提升题 “收集整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典型案例”、“结合高中地理教材某一课题,运用思维导图法设计教学过程”;综合题“调研某中学新方法运用现状,撰写调研报告”、“分析当年全国地理高考试题,对‘好题’或‘差题’进行评价”等。

  活动空间广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业完成过程中利用期刊、书籍、视频与相关教师的咨询等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和交流学习。如“阅读《大教学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经典著作,简析教学理论对地理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访谈中学一线教师,领悟地理教学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等。试题设计突出多形式学习活动,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信息意识,为师范生未来教师职业发展持续学习提供支撑,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二是置身不同的地域空间去关注现状、剖析原因、研究问题,就要求师范生立足课堂、面向社会、走进中学,在多元化环境中学习思考,使师范生获得广泛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丰富和充实学习经历。如“访谈中学一线教师,说明理论学习对教学实际的指导意义”、“调研某中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等,试题设计突出多渠道探索研究,利于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研做结合、校内外连接,尽早融入基础教育地理教师角色,真实体验和切生感受教书育人的艰辛与快乐。

  思维方式开放即作业练习题的组合注重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如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多端思维等。开放思维方式对提高思维品质、促进思维活跃、培养综合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试题设计重要原则之一。如基础题“简述地理教学基本能力”、“ 简述地理教学评价的种类”等,答案惟一,侧重形成方向性、绝对性的聚合思维,促进语言表述的规范、严谨;提升题“理解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育学之间的关系”等,借助已学知识和经验,沿着多种途径、角度进行思考探询,有利于形成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开发性与创造性;综合题“通过访谈调研或文献分析,探究科研型教师的成长之路”等,融入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多种思维能力,促进多端思维发展,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问题设计注重思维方式开放,对于拓展师范生综合能力和开发多方面潜能,注重思维发散、启迪思维创新和培养创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作业练习库”是高师院校课内外结合、学习资源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其三类型、三层次试题的设计注重师范生学习实际和基础教育地理课改要求,从而形成一个以练反馈学、以学促进练的双向过程平台。

  [1]王葆华,冯佐海,庞宝成,缪秉魁.高等学科平台建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1(2).

  随着工程招标与投标制的推广,园林施工企业也被卷入了招投标的激烈竞争的旋涡中。如何在投标过程中胜出,投标文件除了要有较强竞争的报价外,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文件的评审中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本人就多年从事园林工程投标工作的心得体会结合工程实例对园林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园林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基本都是根据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内容和评分点来编制,不同性质、规模的工程所编制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不同,但基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一般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部分,起着介绍工程内容的作用。技术标的评标时间很短,为方便评委评标时参考,有必要以清晰、简练的方式(如表格、图片)对整个工程的概况作较为全面的说明。例如在南京幕燕滨江风光带景观施工(以下简称幕燕)工程中,由于施工范围为江边风光带,岸线很长,各主要小品景点分布范围广,我们就在工程概况部分将各景点小品绘制在一张总图上,使评委对主要施工内容一目了然。

  2.2 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一般由项目组织机构设置、施工总体安排、施工分区及流水段划分、人材机的选择、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选择等内容组成。这部分内容要体现方案可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必须从组织上、技术工艺上、设备选择上进行优化对比,其中施工机械的选择、劳动力组织配备、主要材料用量计划都是根据投标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以往施工经验综合确定的,做到既有利于施工又能保证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这部分值得注意的还有要避免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矛盾,如施工队伍及主要人员与资审文件要一致,文字叙述与“平面图”、“组织机构框图”、“人员简历”等要吻合,主要管理人员与主要技术人员数量、水平要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等。

  2.3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时根据工程规模、工地条件、施工方案、业主意愿、自身实力等多个因素综合分析,计算合理工期。一般采用横道图和网络图两种形式。

  2.4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此部分内容就综合性园林工程而言包含土建、绿化、水电安装等方面内容,编制时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对于常见易做的分项工程,一般简单带过,重点放在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施工难度大、对整个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分项工程上,对这些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往往会体现出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表述的好可以取得评委的认同和好感。在幕燕工程中,我们结合工程实际,针对该工程水岸线长,运用了大量水生及水景植物的特点,在驳岸处理、水景树木及水生植物种植上做了详细的介绍,显示了本企业的专业实力,为中标创造条件。

  2.5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投标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以及实施对策,是体现施组水平的亮点之一,一定要认真组织语言,切忌泛泛而谈,照搬照抄。难特点分析得准确、透彻,相应采取的实施对策有针对性,表达了施工企业对投标项目的重视,以及施工组织策划的能力和水平。幕燕工程中我们仔细分析图纸和招标文件、在多遍勘察现场后提出文物古迹保护、施工安全(江岸施工、山体施工、血吸虫)、防风、防汛、白蚁防治、木材防腐、江滩地基处理等有针对性的重点和难点,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施组得到评委一致好评。

  2.6 现场平面布置 一份好的现场平面布置图如同一份简明扼要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现场生产技术、安全文明、现场管理的形象概括,因此也成为评委们十分关注的内容。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具体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现场平面布置图上要清楚的标明临时道路、临时水电、临时设施的位置、规模、具体做法等,园林工程有时还要设置苗木假植场地。现场布置尽量紧凑、少占场地、缩短运距、减少搬运,在有利于施工生产生活的同时,达到安全、消防、环保、市容卫生和劳动保护的要求。有时在一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中无法将所有东西同时绘制,这时可以将道路、临时设施等分别绘制,例如在幕燕工程中由于施工范围很大,我们就采用了多图标示,力求表达清楚,让评委一看就能明白我公司对现场的具体安排。

  2.7 各项技术保证措施 有了前面的施工部署、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如何将这些落实到工程建设实施进程中去,是业主和评委十分关注地问题,也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地窗口之一。只有制度健全的企业,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有章可循;同时,技术措施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在幕燕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中我们就重点指出了血吸虫防治、防岸边坠落和山体滑坡等安全注意事项。如果忽视此部分内容,或不加修改地套用过去所编方案中的相关内容,没有针对性,在评标过程中自然也不会获得高分。

  投标施工组织是以中标为目的而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具体编制时还有以下注意事项:

  3.1 以评标要求为依据,投其“所好” 以评标要求为依据,投其所好首先指的是应严格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避免废标。比如要求暗标的,从格式、排版、装订、内容上都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指明按照什么技术规范不然作废标处理的,那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于此类规范的提法就要注意,必须和文件要求一致。在不废标的前提下再根据评标要求,对各评分点逐一作具体详细的阐述,以求获得评委们的高分。对于没有评分点要求的,没有必要阐述,比如在招标文件中没有对地下管线处理这个评分点,那就不要写,写了不得分有时还会给评委留下照搬照抄的印象,对于有评分点的,最好按照顺序逐条编写,方便专家评委对比审阅。

  3.2 与工程报价相结合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工期确定、资源投入、施工方法选择等,都依赖于工程报价所提供的基础数据。而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又反过来影响工程报价。所以,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报价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必须综合平衡后再做决策。在幕燕工程中,有大面积的撒播草籽工程内容,为保证苗木成活率,须对土壤改良,而江岸的沙良成本是很高的,我公司为降低投标报价,此处综合单价压的很低,但清单计价的特点就是很难在以后的施工中做变更,如何让公司能够低价中标,又能规避风险,我们就采取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该籽播方案不含土壤改良费用的做法,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公司利益。由此可见,投标时的技术标和经济标必须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标书竞争能力。

  3.3 适当留有余地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不同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故不可避免的会随着时空因素的变化,在局部上有一定的可变更性,因此在制定方案时要留有一定余地。比如工期的承诺,投标单位应做理智而认真的分析,根据工程规模、工地条件、施工方案、自身实力与经验、投标策略等计算项目的合理工期。在投标时图纸不详的地方,施组中就应明确指出因某部分资料不全在投标中的措施是假设性或建议性的,以后有了正式的图纸资料后再进行详细的编制。总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由于时间紧,资料粗,变化多,施工企业必须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在响应业主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巧妙利用施组,对日后施工中的诸多问题不放弃自己的合理权利,尽可能将承诺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达到一举夺标承揽工程又降低风险多获利润的目的。

  3.4 多提合理化建议 招标文件中不一定会对“合理化建议”有明确的要求,即使有,分值也不多,但是不论招标文件有无此项要求,业主内心对承包商是有此愿望的,所以,投标单位应该在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多提合理化建议。在某小区景观绿化工程中,我们就指出了原设计中植物配置和小区道路设置不合理之处,该建议给业主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合理的报价,此工程一举中标。

  3.5 注重形式,文字简练,图文并茂 一份内容完整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少则几十页,多则上百页,这么多内容编制时在页面大小、文本的字体、字号、段间距、每页行数甚至每行字数等等都要尽量形式齐整,做到条理清晰,版面整洁,增加投标书的“印象分”。

  在编写过程中,要避免冗长的文字叙述,多采用图表表达,好的图表不仅能代替很多文字,而且直观、简单让评委一目了然。其风格应与文字相适应,共同组成图文并茂、简洁易懂的投标文件。

  有些人认为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无非是在现有的施工组织设计模板上删删改改,事实上一份高质量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吃透招标文件、熟悉施工图纸、认真踏勘现场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以企业优质的前期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实际施工时的组织管理赢得质量、安全、进度最优化,使服务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企业竞争力,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更广阔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杜建文(1985-),男,山东临沂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助教;李十泉(1985-),男,江苏南通人半岛综合体育最新,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助教。(江苏 泰州 225300)

  CDIO作为工程教育的创新工具,是面向学生的教育,即强调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现实世界的系统和产品过程中,来学习工程的理论和实践[1-2]。“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桥梁的基本构造,掌握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设计方法,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桥梁是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沟谷或其他线路等)而修建的建筑物,是陆路交通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称为交通运输的咽喉。“桥梁工程”课程主要讲授桥梁的设计和桥梁常见的施工方法。本次教学实践主要针对桥梁设计进行,桥梁设计主要包括上部结构设计、支座设计和下部结构设计。

  桥梁设计是依据“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基本原则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3]:桥梁结构的组成、分类和结构体系;桥梁平面设计;桥梁纵断面设计;桥梁横断面设计;桥梁的设计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主梁内力计算,包括恒载内力计算和活载内力计算,并进行作用效应组合;上部结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和变形计算;桥台和桥墩的尺寸拟定和构造要求;桥墩桥台的承载力验算;基础类型的选择和承载力计算。

  桥梁在设计过程中,其截面构造尺寸应符合桥梁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不能随意设置。桥梁设计中常用的规范有: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1-200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因为规范中的条文规定在讲授时比较繁琐,比较枯燥,而且学生在学习时不知道该构造规定的作用,从而学习积极性较差,造成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改变这种消极的状态,将在实践环节安排的《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融入到教学当中,即以实际桥梁的设计贯穿整个“桥梁工程”教学,从而实现在“做中学”。

  在“桥梁工程”授课过程中,以实际桥梁的设计为主线,采用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教师在第一次授课时,就将学生将要完成的桥梁设计课题布置给学生,也就是给学生一个桥梁的设计任务。以“3×13m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设计”课题为例,阐述如何实现桥梁工程的教学实践。

  问题链指的是一些系列问题所组成的问题组。桥梁工程中的问题链是以桥梁设计的流程为主线进行设计的,由浅入深,由上部结构延伸至下部结构,层层递进,进而包含桥梁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提出问题后,首先请学生进行回答,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通常教师给学生几个备选答案,以选择的形式进行提问。比如,13m表示的是标准跨径、计算跨径还是桥梁全长?让学生来进行选择,当学生回答完毕后,可以顺着其的回答进行延伸。

  当学生回答是标准跨径时,首先给予肯定,然后问其标准跨径的概念,就可以引出桥梁构造的基本概念,进而讲授桥梁结构的专有名词等相关内容。

  当学生回答是其他答案时,如计算跨径。可以幽默地让其重新选择,直至选到标准跨径,此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引出标准跨径的概念,讲授桥梁构造的概念,进而弄清楚相近概念的区别。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桥梁分孔的内容。从桥梁分孔的切入,讲授桥梁纵断面设计和平面设计。当对桥梁纵断面的相关内容讲授完成后,结合学生的桥梁设计课题进行提问,明确3×13m的含义,即桥梁为3跨,标准跨径为13m的桥梁。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桥梁的分类。桥梁从受力角度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刚构桥和组合体系桥等。分别阐述梁桥、拱桥、悬索桥的受力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对桥梁的体系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提问学生明白其设计课题的类型即简支梁桥,属于梁桥的一种。

  利用这个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回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里面所学习的相关内容,从而掌握连续梁和简支梁的区别,即连续梁在中间支点处有负弯矩,而简支梁没有。

  通过该问题引出横截面设计的相关内容。该主梁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进而就可以讲授空心板的相关构造要求。

  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桥梁课题,初步拟定空心板的截面尺寸。待尺寸拟定完成后,让学生将其设计的尺寸进行讲述,同时让其进行评判,是否符合规范的相关要求,是否合理可行。通过相互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空心板构造知识的应用和掌握,加深对规范中构造要求的理解。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作用的分类。《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对作用按照时间变异性可以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

  然后,分别列举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包含的内容,介绍每一项作用的相关计算,尤其是汽车荷载的计算。

  最后,讲述规范中对这些作用如何进行作用效应组合,主要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长期效应组合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短期效应组合。这三种组合的计算公式和相应系数的取值。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空心板梁的内力计算,再分别叙述恒载和活载的内力计算。恒载计算可以直接利用结构力学中关于均布荷载的情况下的内力计算就可以得到。活载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必要时还要计算风荷载等。汽车集中力作用在主梁上,求其内力的计算属于空间力学问题,求解非常麻烦,在工程实际中,引入了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概念。

  然后,阐述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根据横向刚度不同有5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说明这些方法的各自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步骤。

  让学生结合其各自的桥梁设计课题,采用杠杆原理法计算空心板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采用铰接板梁法计算1/4跨至跨中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对于支点至1/4跨采用线性内插的方法获得,并绘制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纵向的分布。接着利用影响线法求出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在主梁中的内力。[3]

  安排一次课时,让学生来讲述自己的主梁内力计算,教师对其讲述过程要进行控制,当其完成一个重要步骤时,就进行评价,如正确就加以肯定,如出现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问题7:桥梁内力计算完成后,应进行作用效应组合,并进行承载力计算。那么,承载力计算包括哪些内容?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相关内容。空心板进行承载力计算时是根据面积相等和惯性矩相等,换算成工字型截面,在进行计算时采用T形梁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空心板承载力计算主要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通过承载力的计算可以和前续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4]有效进行联系。

  结合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详细阐述板式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即:确定支座的平面尺寸,计算形状系数;确定支座的高度;验算支座的偏转和压缩变形;验算支座抗滑性。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桥台、桥墩和基础的概念。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和结构形式,对于桥台部分,重点讲授重力式桥台和桩柱式桥台;对于桥墩部分,重点讲授重力式桥墩和桩柱式桥墩。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基础的作用。结合所给的地质情况,重点讲述浅基础和桩基础,从而和“桥梁工程”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5]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将实际桥梁设计以课程设计的形式贯穿于“桥梁工程”的教学中。采用递进的问题链,不断引出桥梁设计的相关内容,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扁平化设计无疑是当前讨论最多、最火的设计形式。扁平化时代之前,设计师的作品往往非常的写实,非常的有立体感。但是现在即便是拟物设计的引领者苹果,也不得不转变设计思路,在iOS 7上开始着手扁平化设计的探索。

  拟物设计和扁平化设计的优劣,更不想说谁更好,在形式服从内容的今天,只有哪种设计风格更适合你的产品。就像水和酒哪个好喝一样,没有办法回答,只能看此时你的用户最需要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扁平化设计,有人说是对拟物设计审美疲劳了,有人说是一群高级设计师为寻求突破做出来的设计潮流,有人说,是从平面设计中演化而来,这些都是对的,扁平化设计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规律。

  对于拟物化设计的简单理解就是“模拟现实对象”。按照苹果公司的说法,应用程序的外观看起来与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物越接近,使用起来就越简单,相应的也有利于改善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

  人类最早的语言“象形文字”便是拟物化,几乎所有的人类文字一开始都是象形文字,用拟物的方式来描绘现实世界中的东西,学习成本低、易记。乔布斯对界面设计的一个理想是,任何年龄的人,任何经历的人,都可以在拿到设备后的几分钟内轻松地掌握它的用法。于是Apple通过利用人们的日常经验,做出拟物化的界面,从而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以及理解难度。

  想像一下,当你应用中的可视化对象和操作按照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与操作仿造,用户就能快速领会如何使用它。模拟实物的视觉设计和交互体验,让用户完全不用去抽象地理解就可以直观地认知和使用。当你到Apple商店里面,你会发现很多的小孩、老人在操作iPhone、iPad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别人去教,自己玩几分钟即可以流畅地使用它们。

  苹果之所以形成了如今的界面风格,是因为乔布斯对低学习成本的极大重视,因而才会在界面中大量使用隐喻和模仿;而如今的扁平化设计也没有从本质上脱离这个根本的轨道。

  所谓扁平化设计,就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去除所有具有三维突出效果的风格和属性。也就是说,去除掉下落式阴影、梯度变化、表面质地差别,以及所有具有三维效果的设计效果。对于设计师来说,扁平化设计是一种实打实的设计风格,不要花招,不要粉饰。从整体的角度来讲,扁平化设计是一种极简主义美学,附以明亮柔和的色彩,最后配上粗重醒目,而风格又复古的字体。扁平化设计简化了诸如按钮、图标一类的界面元素。

  扁平化设计风格可以让设计更具有现代感,另外可以强有力地突出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内容和信息,因此扁平化设计在如今备受设计师们的青睐。其实那些具有三维效果的属性,本身都是某段时间的流行风格,所以去除掉了这些信息,就能让你的设计不那么容易过时。更何况还能突出内容本身。因此扁平化设计风具有很多优点。

  说到扁平化设计就不能不提它的相反面,也就是rich design――丰富设计风格。所谓rich design就是通过添加各种设计装饰,例如下落阴影、梯度等,让整体设计显得很丰富。这种设计风格可以让用户在网页上进行导航时更加自如。另外rich design和拟真设计风格也不同,后者是通过模拟物理实物来让设计更加逼真。

  扁平化设计如日中天。去除繁杂装饰的极简主义界面设计正当时。扁平化设计聚焦两点:视觉的极简主义,功能的最优表达。用最简单的用户界面达成最详备的功能。

  扁平化的好与坏取决于两点:1 设计师个人设计理念与设计造诣的高低;2 扁平化是否与设计需求相符。那么怎么判断扁平化是否合适呢?

  扁平化设计天生简约。我们需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追寻最重要的特质加以体现――这样,最重要的元素便显得突出,成为了视觉焦点。

  因为扁平化设计是简约的,形状是最基本的。那么扁平化设计中,字体将被打造成视觉焦点。扁平化设计习惯加粗字体,提高视觉表现和辨识度。字体应该在极简背景下视觉表现良好,如图1所示,无衬线字体Helvetica便是典型。

  按钮务求形状简单,不带有投影、光效以及渐变,色彩扁平。色彩之间对照感要强,从而提高辨识度。但是,凡事都在发展,长投影、3D扁平式、多边形的应用为扁平化按钮设计加入了更多的变数。

  扁平化设计多姿多彩,用色大胆,因为细节的缺失必然要用色彩加以弥补。光鲜整洁的色彩将为整体设计加分。

  图标能起到形象化简述内容的作用。扁平化的图标设计务求简单。使用图标可以减少文字,提高界面的整齐感。

  网站的美学风格与内容相符。通过扁平化设计去除了繁杂元素,提供了更容易上手的导航。将机构的创意体现最大化。再来看看魔兽世界的网站。

  这个网站并不适合扁平化风格,导航条和图像增添了整体的神秘感和中世纪氛围。如果采用扁平化设计很明显,设计和内容无法联系到一起。

  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新美学风格与内容的联系性。新风格适合内容吗?新风格与产品描述相符吗?如果不幸地错误使用扁平化设计,会对网站形象造成损害。要记住好的设计是超越潮流的,一定要谋而后定。

  作为设计师,我们不要被扁平化设计牵制住,扁平化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扁平化设计提倡一种极简设计理念,消灭华而不实,将一切变得简单。记住,是将一切变得简单轻松,而不是让一切看起来枯燥呆板。设计师不要总是复制那些优秀设计作品。微软是喜欢标题和小方块,但是你没必要学微软,要做自己的设计,走自己的风格。要重视字体,字体要和网站的色彩和视觉风格搭调。扁平化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简洁让重要元素更加醒目,因此还要在布局上下功夫。

  扁平化世界的支持者会向你滔滔不绝地讲述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全时段的数字时代,更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模式。某种角度来看,他们的说法没错。任何一个人通过手机,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上网。因此,对设计可用性的要求更高了。我们需要更人性化的触感和更联系用户的设计方法,打造更好的用户浏览体验。那么扁平化设计是用户体验的绊脚石,影响了设计的兼容性吗?只要不盲目使用扁平化风格,就不会。

  值得一提的是,扁平化设计对响应式设计大有裨益,因为扁平化设计的核心便是简约,网页的“减负”,自然能让响应式设计更高效。

  扁平化设计的变种有很多,但是还没有出现一种统一的标准风格。这是好事,这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有盲从潮流,他们做出了一种反射式的设计:根据趋势与理念,掺杂―点个人理解,在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在使用扁平化风格之前,一定要进行种种考虑,到底这种风格和你的网页、内容是否能够协调。如果能提升功能性,那么自然可以。如果仅仅是为了追赶一时潮流,将风格强加给用户,且与内容不相符,那么这种设计模式是不可取的。

  “类扁平化设计”并未彻底抛弃拟物化的优势,但是,从另一个维度,它在“扁平化设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比如取消了浮雕效果。

  在触摸的时代,浮雕效果的必要性大大减弱了,它变成了一种偏重装饰性的多余的设计。“类扁平化设计”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并不是单纯的因为审美疲劳导致的为了变化而变化:

  1 “类扁平化设计”具备非常好的兼容性,而单纯的拟物化设计既繁琐又费时。现在是一个多屏的时代,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智能终端,PC显示器、智能电视以及所谓的智能手表等等,你会发现,类扁平化设计都能很好地适配到不同的终端上。

  2 “类扁平化设计”具备优秀的组织和展现信息的能力。现在是一个信息纷杂的时代,扁平化设计可以把纷繁复杂的内容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以简单但合理的方式排列,使得最终的用户界面变得如此的简单易用。

  3 “类扁平化设计”更适合屏幕较小的智能终端,它有更少的按钮和选项,使整个界面干净整洁、条理清晰,让用户减少认知障碍,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没有任何公司能够把所有的生意都做完,也没有任何的商人能够把全世界所有的钱都能赚完。同样,也没有任何的设计风格能够包打天下。但是笔者认为,泛滥的数据、纷杂交叉的信息流、PC时代网页当在前多屏时代就要凭借“类扁平化设计”呈现给用户。“类扁平化设计”才刚刚开始。

  关于扁平化设计,最错误的理念便是:扁平化设计意味着视觉风格的扁平。字体、图像、图标一律都要扁平吗强:面扁平化、全面拟物化是不可取的,真要是这样,设计连一点可操作性都没有,还要设计师干嘛?

  扁平化设计是一种糅合视觉与理念的设计风格,不能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这种风格。很多网站明白这个道理,将扁平化提炼至纯粹,采用适合他们网站风格的扁平化元素。

  视觉上可以部分使用扁平化风格,但是组织形式和主题表达上却不必拘泥形式。如果一味地盲目跟风,兼容性、可发挥的地方必然有限。

  例如,如果你的网页用来贩卖产品,那么你的设计中必须要包含产品图像。显而易见,产品图像不是扁平化的,会给页面增添一种深度感。但是我们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扁平化元素。

  这就说明了,扁平化设计有的地方能够提高你的视觉表现力,达成设计目标。有的地方不能。灵活使用,才能走得更远。我们做的是设计,而不是扁平化设计。

  教学媒体是教师向学生传输教学信息的载体。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处于这一过程的始端,学生处于接收信息的终端,教学媒体就是指教师发出教学信息的载体,因而我们可以将教师—教学媒体—学生,称为课堂教学的三要素。传统的教学媒体通常是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模型、标本、仪器等。现代的教学媒体中除了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模型、标本和仪器以外,主要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且人们习惯地将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的教学活动,称为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将精心组织的文字、实物图片、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科学地进行合成后所得到的一种教学软件。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的清晰而具体,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的视、听、感立体学习氛围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教学多媒体中的主要载体。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都须经历内容设计——素材准备——制作合成三个必要环节。

  1.内容设计内容设计是指以多媒体为教学主要载体进行教学活动时,对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和单元设计。其中:总体设计是根据课程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素质特点,写出该课程的教学总计划。计划中应按每2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来进行教学内容(包括课间或课外实训)的合理划分。

  模块设计是指对课程中每个教学专题所进行的多媒体展示内容和素材的构思和设计。例如工程力学中‘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等,各为一个模块。

  单元设计就是以2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设计该单元所要讲授的内容(包括上讲内容回顾、本单元中心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在单元设计中,除进行文字语言的组织外,还应当确定该单元教学时需要配合使用哪些图片、动画、音影素材、挂图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同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

  录入课件中的语言文字,应满足“必要”与“充分”的要求。“必要”是指对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理论、重要概念(如定义、定理、定律、规则)、重要结论,以及重要知识点等,作必要的文字表述。文字表述中要用词准确,言简意赅。“充分”则是指对重要内容的文字阐述中,要词语完整,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问题分析过程要脉络清晰,切不可说半截话,或断章取义。

  课件中使用的图片有两种:一种与教学内容及文字表述配合一致的线条图,这些线条图一般应由CAD或Flash等软件来绘制。另一种是为丰富教学内容和对教学内容作辅助说明的实物(或实景)图片,这种图片可由教师自己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采拍,当然也可以从网上下载。

  课件中使用的动画和音影素材,是指在教学内容中反映事物(或事件)发展进程或物体运动规律或物体变形特征的模拟动画或事实影片。其中的模拟动画可由Flash、Fireworks等软件制作。至于事实影片,一般应由有关部门提供由专业人员来制作,对于极简单的影片,也可教师本人通过录像机或数码相机来录制(但效果不会太好)。

  3.制作合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合成,就是利用课件制作软件将上述素材合成起来。目前用来制作课件的软件主要有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FrontPage等。下面简要说明一下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三个要点:

  (2)拷贝或导入由CAD或Flash绘制的线条图片时,应事先删除图中所有的文字(不管是中文还是西文)。因为当所拷贝或导入这种图片中含有文字时,图片中原本光滑的线条会变得粗糙或不连续。当无文字的线条图拷贝或导入页面后,再由PowerPoint中的文字工具将必要的文字补完整。

  (3)编辑在一个页面中课件内容的图形和文字部分,应选用PowerPoint中自定义动画方式,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逐一展现出来。而课件内容的语言解说,应由任课教师当时口述。

  课堂教学的受体是接受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学生,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场所,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信息和知识主要载体。“课件的演示”+“教师的讲解”,这才构成了“教”。而通过“课件的演示”+“老师的讲解”+“互动交流”+“课外练习”,才构成了“学”。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成效如何,与所制作课件质量的优劣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制作一个合格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首先要能体现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顺序要与课时授课计划相一致,课件展示的基本内容要与所使用教材的内容协调一致,文字符号应相同,。并且“设计”要合理,“素材”要质优量足,“合成”要科学。

  1、页面上语言文字的表述要绝对正确,不要出现错词别字和病句。重要的理论、概念和结论,最好结合相应图形来表述。凡是可以由教师口头解释或叙述的语言,就不要在页面上用文字来表述。

  2、页面上要突出主题,页面中的图形和文字的大小要恰当,布局要合理,最好不要图文分离。在遇到要用两个甚至几个页面来解释同一幅片的问题时,应将此图片分别布置到这几个页面上,以免出现过多的使用超级链接或前后翻页。

  3、教学课件页面不宜以图片或多色彩的画面作背景。文字和线条的色彩一不要过于花哨,二不要与背景色发生冲突(即与背景色相同或相近)。

  4、插入页面中的动画,其动作应该是可以由教师来控制的,不要像网页上的动画一样老在眼前重复的晃悠。

  5、出现在每个页面上的图形和文字表述,应该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及进展的顺序,通过自定义动画方式有节奏地适时展现出来,教师的讲演与画面的出现要基本同步。

  不要将页面做成了展览解说片。凡是要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和作出回答的内容(如答案或结论),都应该在页面上明确地展现出来,只不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答案,应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并作出口头回答之后再出现。

  近年来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由规模的发展转为内涵的建设,而课程建设又是高职内涵建设的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成为目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国内有研究者,把这次课程改革模式称为“中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是指“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

  在高职《外贸函电写作》课程改革中,有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的探索在很多等学校展开了,但有关课程设计方面的探索论文寥寥无几,大部分是有关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如任务驱动或项目教学法等。

  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所对应的行业情况、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召开实践专家的研讨会、以及通过对外贸跟单员,单证员,业务员,及部门经理的工作职责的问卷和他们工作日写实等资料收集与分析,得出商务英语专业(外贸方向)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一共有16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外贸函电写作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描述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职业行动领域),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典型工作任务不能等同于实际的职业岗位的工作,它具有工作任务的典型示范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符合职业成长的规律、具有可设计的空间。

  1.1是把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主要由学习领域名称、教学时间安排、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目标、和工作与学习内容构成。其难点是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学习内容的确定。

  1.2将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转换成“学习情境”,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如项目、任务等。

  学习领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容载体”。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常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一个学习领域由一个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组成。

  根据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业务经理各自岗位的函电写作情况分析,能按询盘、发盘、还盘、成交的流程确定好价格、货物内外包装要求、支付方式、内外包装、在预定的装运时间安排装船、并发出装船通知,意思表达清楚,语言简洁。本门课程的难点是:写出有公司特色的开发信函,如何通过函电妥善地解决争议与索赔。具体的解决方式,写出有公司特色的信函,要针对不同地方的客户有创造性地设计,关键是突出特色与吸引力。

  通过学习学生须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方面:能用outlook工具收发邮件,进行各行个性化的设置,能写好以下各环节的函电,其表达方式符合行业习惯,交流信息顺畅、语言规范,具体能力如下:

  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转换成“学习情境”,是本门课程设计的关键,如何按照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及职业成长规律(从学徒到专家)是课程设计的难点。

  各学习情境之间有难易之分,学习情境的排序根据其学习任务的难度进行可划分为四个级别,它们对应4种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职业定向性任务、程序性任务、蕴涵问题的特殊任务、和无法预测结果的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复杂递进关系排列“学习情境”最符合教育认知规律。

  外贸函电写作既要体现认知学习规律,又要体现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成长规律,这是目前《外贸函电写作》情境设计的关键,传统的外贸函电教学可以说无一例外地以外贸的流程为主线,分解成各阶段的函电写作,在教学上,表现为学生学的比较迷茫,也就是所学的内容不是从低要求到高要求、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式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可以解决上述困惑,因为它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要求。上表是说明以外贸出口流程为基础的函电写作课,与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函电写作的不同点。

  通过对外贸职业岗位人员的函电写作分析,跟单员和初级业务员、外贸业务员、部门理,他们通过不同的交易平台上,根据他们写作内容的内在联系、认知规律、以及职业成长规律等方面考虑,设计三个复杂的递进式的学习情境,教学实施与评价这里不作阐述。

  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手绘”一词使用频率甚高,几至泛滥。社会共识是,只要与徒手绘画有关系且带有设计表达性质的绘图都会被冠之以“手绘”之名。正是因为这种比较随意的,不够严谨的普泛化表达,直接造成了“手绘”与设计速写、绘画创作、设计表达与展示在概念上的模糊。对“手绘”概念的误解误读也造成大多数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手绘”一词的内涵产生误判。因此,“手绘”这个无论在表述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很不严谨的“术语”,对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都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其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课程名称设计太过于随意性。具体表现是不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一门“手绘”课程,其方法是在“手绘”前面简单加个专业名称。如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服装“手绘”效果图表现、工业产品“手绘”效果图表现等等。似乎有个专业头衔,设计表现就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正是这种简单粗率的想法直接导致课程设置重复,教学资源浪费。也暴露了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成熟,以及有关教学研究开展的不充分不深入。二是实际教学割裂了技法教学与设计思维之间的联系。这种现象形成有历史原因,一是对传统设计效果图单纯技法教学内容设置的沿袭。二是对“手绘”概念望文生义的简单直观地理解,致使教学内容设计上的“重手轻脑”现象迅速蔓延。这种现象在社会培训机构非常明显,“手绘”成为一种炫技表演,设计内涵退化,这是当前许多高校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误区。

  “手绘”成为专业教学上的“专业术语”,与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用语表述不规范,以及各种专业词汇处于一个模糊不定状态有直接关系。“手绘”作为一种较为通俗的、时尚的称呼先入为主。教学研究不足,关注度不够,是“手绘”一词得以“横行”专业领域至今的重要原因。以往教学研究多对专业课程、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于具体的课程细节与内容深入研究不够。相对于专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研究,其具体课程细节内容研究滞后,最典型的就是专业课程名称。此外,大多数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因缺少学科建设经验和专业交流,也加剧了 “手绘”一词使用的频率。这些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就业等直接原因,通过移植复制的方式进行早期的专业设置,并采用行业企业对设计表现比较通俗的叫法,“手绘”课程名称因此而来并沿袭至今。

  其实设计表现专业课程教学内涵已悄然而变,尤其在软件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今时代,重视设计思维训练、设计创新教学已经悄然取代单纯的绘图技法学习。传统单纯表现技法的课程作为设计表现的一种经典形式,其教学应该着重强调设计思维训练,拓展设计视野,加强设计能力。同时,对于设计语言形式则着重强调表意效果,加强 “手绘”表现图式符号学习训练,充分挖掘图式语言的表述交流功能。

  “手绘”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绘画性,但这种绘画不同于传统绘画创作,也不等同于速写。其义类似于国外“free hand sketching”或者“hand drawing”、“hand-painted”等,国外对设计表达比较准确的词语应该是“design presentation”。二是设计性,国内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比较早的院校对于包括 “手绘”内容在内的专业课程大多数集中在形态构成、设计表现、设计基础等课程之中,这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必修平台课程。主要学习设计基础原理、设计基础技法(包括绘画技法)、设计方法等。这些课程理论知识、技巧方法都紧紧围绕设计能力培养展开教学。即使对绘画技法的学习,其目的也在于加强设计表达。并通过融入设计要素,来改变绘画性质。三是叙事性,这种叙事性不等于传统风俗画、连环画等,后者在于故事情节,前者在于描述设计效果和设计过程,重在展示,并通过交流互动来获取信息。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专业实践现状,可以得出所谓“手绘”课程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设计表现、绘图展示、设计描述、表现技法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都将通过图式语言的形式得以呈现。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任务是如何发展并训练思维,只有科学清晰的设计思维才会让语言表述得心应手,并且使语言表述更有体系。可以预见今后 “手绘”课程教学将在重视设计思维训练的基础上,突出设计图式语言学习与掌握,藉此培养学生方案设计、交流、展示等方面能力。课程教学也将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实施也将更多借助项目案例进行专业实战动手能力培养。

  通过讨论,我们将明确“手绘”的基本内涵是“手脑并用、综合展示、图解描述”,实践特点是“快速表现、图文并茂、清晰传达”。图形图像是一种有效直观的设计思维语言形式。通过图形图像训练来发展设计思维,强化思维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同时,设计思维能力提升也对图式表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提出要求。结合图形表现与设计思维两方面内容,取代“手绘”的专业名词,应该与设计行为有关,又与图形图像技法表现密切联系,同时还要涵盖设计描述的动作。设计行为更多的是指设计思考的过程与内容,这些内容和过程又要为具体的设计目标服务,并要靠一个直观的图式系统来描述。这种描述语言对于设计师来讲,更多的是借助图形图像等直观形式进行视觉思考与表达。当前“手绘”一词似乎只是关注了绘图技法,而对于系统复杂的设计过程描述缺少完整性和精准性。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尝试寻求专用词语来描述设计表达过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设计手绘图解语言”一词作为专属词汇对当前设计过程描述似乎更为科学全面。此命名即涵盖了设计的特点,又包括了绘画的内容,也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其基本含义是:设计需要运用创意思维,设计思考结果需要通过图式进行描述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交流与展示,展示与交流再次反馈至思维层面,通过“再思考”提升设计的水平。期望通过此番探讨,让设计教育者、研究者对所谓“手绘”改口,采用更为准确的专业语言,无论对课程建设,还是对专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1]崔笑声《设计手绘表达―思维与表现的互动》[M] 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5年3月 8―9,58页

  着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游泳池设施的建设发展很快,在工程设计中常常遇到的一些公共建筑像宾馆、体育场馆,娱乐场所中游泳池己成了不可或缺的设施。自从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14:89(下简称规范)后,游泳池给排水设计有了基本依据,这大大推动了游泳池给排水设计的规范化和统一化,但由于规范中对平衡水箱的叙述有不明确之处,在设计混合式或逆流式游泳池的平衡水箱时,感到有些困惑,难以完全满足规范提出的要求。

  在规范中没有对平衡水池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因而也没有明确的指出它的作用,只是在4.6.1条中指出了应设平衡水池的几种情况。但从4.6.1条并结合4.6.3条平衡水池应满足的要求来分析,平衡水池应具有保持游泳池水池水面的水位、补水,维持循环系统中水能顺利而连续的运行的作用,并具有水泵吸水池的作用。从4.6.3条看平衡水池应同时满足这几个作用的要求。但从4.6.1 由于设置情况不同,不一定同时满足这些作用的要求。仔细思考规范这两个条款本身就有矛盾之处。

  在执行规范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设计游泳池经验不很多的同志硬套规范,在设计宾馆的游泳池时为了满足规范要求。使平衡水池能和游泳池有同一水位,要费不少心思与建筑专业协调找一个放置的位置。由于建筑师为了追求美感希望游泳水面高出周围地面1-2cm,看上去像一块浮在地上的闪动镜面。游泳池只能采用现代流行的逆流式或混合式循环方式。这样在泳池周围里找一个与它水面相同的位置就更难,只能在附近房间内找一这样的位置。再者游泳池的水位究竟怎么用这样的平衡水箱控制也存在问题,按规范它和泳池由连通管相通、水位一致,但平衡水池的水位究竟定多高,粗一看,与泳池一样就行,但仔细思考如这样泳池的溢水因水位一致不能自流入平衡水池,让循环水泵吸走使泳池表面水得到过滤和净化。在2000年的泳池规范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似乎注意到这个问题,对逆流式泳池又增设了一个新的平衡水池,叫作均衡水池,不同点是池内水面低于泳池水面。但对平衡水池的概念依然保留并明确其水面要与泳池水表面相一致。另外讨论稿对平衡水池类还派生出好几个术语,除均衡水池外还有调节水箱、平衡水箱,在5.7节增加了补水水箱等。术语多可是特点及差别并不十分明显,这将给以后运用此规范带来混乱和困难。另外也没有明确设了均衡水箱(或水池)后还要否设平衡水箱并在讨论稿5.6.1 条仍明确混合式循环供水方式的游泳池要设平衡水池,如前述这将存在溢流回水进入不到平衡水池的问题。显然这种系统还需设均衡水箱才能保证溢流及收集游泳人员入池后排出的水量。但对逆流式和混合式循环系统设了平衡水箱又设了均衡水箱仍然是存在问题的。首先平衡水箱的水位如何确定。如定为和泳池顶睡眠相同,因逆流式或混合式泳池正常工作时水处于溢流状态水位略高于池顶,也就是工作时水不能通过平衡水池将水补入系统中,而只能在水位低于池顶,即游冰人出泳池后,以用泳池水反冲洗过滤器后,循环系统不能正常漏水时才能补水。如水位设置为溢流状态水位,工作时可补水,但系统不工作时又会溢流不止。加之设平衡水箱一般认为用浮球阀来控制水位最为简单可靠,但用它控制水位难于调整的很精确,又因泳池一般较大,缺水儿m3水位只会下降1-2cm,这样浮球阀开启很小流量不大,难于迅速把失水补足。另外由于平衡水箱与均衡水箱水位没有直接连系,均衡水箱还需补水才能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因而可以说有了均衡水箱再设平衡水箱是无意义的。

  其实泳池平衡水池在循环供水系统就是一个调节池,对于逆流式和混合式收集人入池后的排水有节水作用。而规范讨论稿中一提到平衡似乎总有泳池水位平衡的含意。讨论稿也不必对平衡水池类构筑物给那么术语、规定那么多要求。术语和要求一多执行起来必然困难,不能准确把握。如果平衡水池作为吸水、供水箱用,这些构筑物在有关规范中已经有了规定。参考同是以循环系统为内容的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对平衡水池就没有述及。建议规范对平衡水箱只作一些原则规定如节水方面,保证循环泵止常运行等方面。

  在规范4.6.2条规定平衡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循环水系统的管道和过滤,加热设备的水容积,且不小于循环水泵5min 的出水量。没有提到,逆流式及混合式泳池当人入池时排出的水量。在讨论稿中列出计算平衡水池有效容积的公式,公式中除考虑了上述的管道容积和设备的总容积外,增加了溢流回水方式的附加容积这个容积为泳池水表积乘0.05-0.15m,即每m2水面50L-150L。这对宾馆内的泳池显的平衡水地容积偏大,相当于泳池面积指标每m2有差不多1-3人在池中排出的水,当然对户外泳池可能是考虑了风吹产生水波使大量水溢流入平衡水池,但这也只会向一个方向溢流不会整池水会溢出几厘米水去。另外管道容积和设备的容积也应视具体消况而考虑。一般情况管道和设备均在泳池水面以下,当首次充水后应该都能充满它们。只有逆流及混合式池的溢流排水管去空管。因而只考虑充水后主管的总容积就行了。同时建议有效容积应加上按泳池的面积指标计算出最大的入池人数,每人按50L-70L排出水量加上主管容积计算比较合理。不必考虑水泵5min的出流量,这样平衡水池的总容积也会小一些,在设计宾馆室内泳池系统时平衡水箱便干安排。当然如泳池设在屋顶露天时,平衡水箱要考虑下雨时雨水的进入及溢流,核算溢流管径。

  如图这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实用的平衡水箱,有人入池后贮存泳池溢出的水量,人出池后将箱内水送回泳池的调节作用,及过滤装置利用泳池水反洗后的补水和补水作用。平衡水池工作状态叙述如下:

  道家则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超凡脱俗的意境,以物寄情,表达情趣,如虚实相生、散点透视等传统绘画法则就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禅宗的思想强调远离世俗和悟道也影响着水墨的发展,如传统书画中讲究的悟性,就等同于现代平面设计中讲究的创意。因此,“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和促进中国水墨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继承发展,为平面设计构建和谐之美。一是水墨艺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从设计思维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维能够对当前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并形成一种可持续、和谐的设计观念。例如,现代平面设计强调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一切以人为中心,这样就会导致一切满足人的需求来设计,以刺激扩大消费,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势必会对自然、环境等造成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环境,最终影响到人的生活。因而,人们又提出绿色、生态、环保等设计理念,来更好进行设计。这正符合水墨艺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使设计活动不仅考虑人的主观需要,更能将人放入到大的环境中加以权衡、考量,综合各方因素,在整体上把握设计造物活动方向的正确性与适宜性,使得平面设计更好地体现人本、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二是水墨艺术从构成形式上构建平面设计中形与色的和谐统一。水墨艺术是由形和色两元素构成的形式,形是由富有变化和情趣的点与线构成,色由不同明度黑白色构成。水墨构成通过笔法的平、圆、留、重、变等变化,形成笔墨的点、线、面、体,以墨代色,形成焦、浓、重、淡、清等多个层次的墨色,与背景的空白构成特殊的视觉效果,从而产生黑白对立统一的平面构成关系,体现以“形”延“意”的思维意趣,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效果。在表现对象时,不仅要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更要追求内在精神的“神”似,衍生“形”背后蕴含的“意”,使形象更具内涵,让欣赏者联想更丰富。在平面设计中只有把握好水墨构成中形与色的对立和“形”与“意”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运用水墨来进行设计。同时,水墨元素没有彩色那样丰富的色阶与美妙的色彩效果,但它可以通过黑、白之美,与任何色彩搭配,创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节奏构成美的旋律,给人一种朴素而高贵的气质,使设计作品具有“有容乃大、包容万千”的艺术价值。

  中国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是能以极少的笔墨,简洁的视觉语言,表达丰富的信息和强大的精神内涵。“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2]是中国绘画文化对简约美感的总结。以素为绚的水墨看似无色,实为自然,通过晦暝时色的墨与冰启时色的白之间的色调变化,辅之水的渲染和调和,阐述了物象的虚实和气韵,赋予物以生命和精神,最终得到对事物和宇宙的本质认识。[3]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许多优秀平面设计师正是借用水墨元素的这一特点,讲究简约而不简单,“以简胜繁”,“多而不繁”,用最直观最简练的形象、简洁的版面编排、无装饰的字体和简洁的配色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画面简练而有意味,结合水墨笔法的线条和渗化感的水墨效果,给人以诗一样的意境,显示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例如,吕敬人设计的《朱熹榜书千字文》,运用了水墨艺术的简约手法,用书法艺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偏旁部首,表现朱熹千字文的书法艺术精髓。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的海报大多以简洁的水墨语言表达其丰富的内容,如他的海报《汉字》系列、《自在》系列、上海平面设计专业委员会设计的主题海报《互动》、为宁波海报展设计的主题海报《服饰与文化》等都是借用简洁的水墨元素,使画面具有气韵生动、内涵丰富的简约之美。


Copyright © 2018-2028 半岛·体育(综合)官方APP下载·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黔ICP备18003557号-1
电 话:+86-0222-22366 手 机:08663022900
地 址:广东省半岛·体育(综合)官方APP下载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