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综合)官方APP下载·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咨询热线:

+86-0222-22366





第六系列

平面设计名师作品欣赏

发布时间:2023/12/01    浏览次数:

  平面设计名师作品欣赏土豆系列: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 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冈 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 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兰堡对土豆有 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 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 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 设计主题的执着。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的想象力,没 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上色,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兰 堡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将土豆“玩”到极致,将对土豆的深度分 离当成一种享受和创造,在摆弄中获得灵感,在享受中积极思考。 他通过平面上的深度分离使得平凡的土豆获得超乎寻常的视觉冲 12 击力。

  福田繁雄(1932-)是日本当代视 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 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福田于1932年生于 日本东京,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 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24岁)于 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福田 开始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 性和观念,并借此开创出多种创作发展 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 的设计新秀。1967年(35岁)即在美国 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随后其作 品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 并获得多项大奖。1982年(50岁)他应 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讲师。 同时,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 (JAGDA)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 (TADC)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 (GA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 会员。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轻 易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成了 两个式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上作品中,背 景是第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样,手、 笔、窗户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式样,如此几 个式样重叠出现,简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成 了复杂的三维空间,这就给了观赏者一个追 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 果。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 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这个系列作 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 广阔。 如图3a中的书被手握住,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 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 种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

  了力量的设计理念。 中书上的手有只笔,这只笔将书的一维空间向整幅画 面的三维空间转化,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 版社的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生。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换到另一种组成形式。这也是兰堡创造中经 常运用的设计方法。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 希望。他每年至少为S· 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中展现了平 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面设计元素分成几个层次, 如图一中的书被手握住,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阴 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计理 念。而图三中书上的手有只笔,这只笔将书的一维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 转化,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生。这种 视觉的空间 图三 图三 转换自然地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开始流动最终定格在下面的字母上。这种视 觉引导式的宣传方法让人过目难忘。图一和图二是将光线巧妙地运用在书籍的 投影上,似乎书籍由内向外透着一股亮光。书上的窗户和灯泡都是将书从平面 转换到空间的一个过渡,这些过渡让人们更想探寻亮光后面的另一个空间。图 三的文化招贴中两本书直接交叉,纯粹的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立体空间感。这是 兰堡最直白的表现方法。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轻易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 式样转变成了两个式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上作品中,背景是第一个式样,书 本是第二个式样,手、笔、窗户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式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 出现,简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这就给了观赏者一个追根 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 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即图与底 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 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 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 计的宣传海报中,福田就开始利用 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 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 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 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 底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 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 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作品 中的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 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矛盾空间的运用 矛盾空间通常是利用人们视点的 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 立体形态,但在三维形态中又显现出 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从而造成空间 的混乱,产生了介于两种状态之间的 空间状态。 福田对矛盾空间手法的掌握和运 用,是其在错视原理上的又一成就。 他运用错视原理,将二维空间与三维 空间产生错综复杂的结合,使构思与 表现达到完美契合,创造出神秘而不 可思议的视觉世界,使观者在趣味中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 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 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 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 的图形摄影工作室, 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 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 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 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 设计教授, 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 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 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 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 任。冈特· 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 日本的福田繁雄、美 国的西摩· 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 计师。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求平面之外的视 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是兰堡尝试的又一种方法。

  事实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 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 原理,通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效果上的突破。事实 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 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 通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效果上的突破。

  如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 贴展》的招贴设计中,福田 将静止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 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 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 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 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 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 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 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 的特性。

  又如,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 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 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 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 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 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 又一代表性作品

  • • 深度的分离是指在空间和层次上的分离,也包括元素的分离,整体和部分的分离。兰堡的土豆系列作品就 具有明显的深度分离特征。 土豆系列招贴画 土豆是冈特· 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 过。冈特· 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 脑海里。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 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 主题的执着。 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 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 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中最能表现区域的元素,兰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同 凡响的效果。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 色彩渲染从而成为若干个部分。一个部分越是自我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易于参与到整体之中。土豆中红 绿黄蓝两对补色的运用使土豆的内部更加完善。土豆与黑色背景在色彩上的迥 土豆系列招贴画 土豆系列 招贴画 异使得多变的土豆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通过轮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相 互映衬,这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是继 续往下探寻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于线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和色 相上的差异。最终,这些土豆像立在纸面上的一个个实体,似乎唾手可得。 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的想象力,没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上色,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 兰堡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将土豆玩到极致,将对土豆的深度分离当成一种享受和创造,在摆弄中获得灵感, 在享受中积极思考。他通过平面上的深度分离使得平凡的土豆获得超乎寻常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并不是偶然为之的。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很多招贴都运用了这种深度分离的手法。 那是因为当一个平面因为深度分离而显得比原来更容易理解时,观赏者往往会倾向于感知这种简化的形式。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 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 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 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 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 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 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 为前提来进行思考。因此,他不 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 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 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 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 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 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以下,笔者 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 式和理念进行分析。

  下图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 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 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 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 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 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他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 福田不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例如,1984年《UCC咖啡馆》海 报,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 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多拿着咖 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 置,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 失幽默情趣。我们称这种将主题 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 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放射状 图底反转

  结语 国外学者将冈特· 兰堡称为欧洲最有创造力的视觉诗人,是因为他的作品总是通过寻常的形 象表达深刻的含义,通过隐喻的物体联想到实际事物。如果说兰堡的某些简洁明了的黑白招贴 是体现了诗的以简代繁,那么他的其他作品还含有很多中国人对诗的理解。土豆系列作品 中,兰堡将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叠加相结合,呈现出诗一般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光明书的设 计中,将画面式样在一维和三维中转换,类似诗歌中的平仄跳转;元素的密集中,不同的密集 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一如诗歌般的紧凑与跌宕不平,平面的张力得到膨胀。如此这般,兰堡 将画面当作诗歌般处理,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自由与韵律。笔者认为,在视觉上的自由化和韵律 化,正是他作为视觉诗人派杰出代表的显著的特点。他以其丰富的阅历和隐喻的诗意,以最 简洁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内涵,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视觉环境,不断地塑造自己不同的设计 风格。 兰堡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一切装饰性元素都让位于视觉功能。在创作题材上,兰 堡钟情于土豆,执着于为S· 费舍尔出版社设计系列招贴,同时更以一个设计家对自由的追求来 体现他对视觉艺术的理解。在形式手法上,兰堡总是尝试新的方法来改善单纯的平面效果。无 论是空间的创造、式样的转换,还是用密集凸显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兰堡追求的是平面视觉效 果上的突破和创作上的个人化、自由化。冈特· 兰堡的每一幅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 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颤动。他运用他理性的思维,艺术的表达半岛综合体育最新,新颖的创意拓宽了我们的 艺术视野,其诗人的情怀为我们重新构造了艺术的境界,他的视觉创造给视觉形象世界带来了 新的力量和生机。兰堡的艺术植根于他的民族文化,包豪斯思想是他的艺术根基,土豆文化是 他的灵魂,60年代西方的则奠定了他视觉设计的性。兰堡被成为当代世界最杰出的 视觉诗人,他以其丰富的阅历,超群的智慧和卓越的想象力,不断地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设计风 格。


Copyright © 2018-2028 半岛·体育(综合)官方APP下载·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黔ICP备18003557号-1
电 话:+86-0222-22366 手 机:08663022900
地 址:广东省半岛·体育(综合)官方APP下载
扫一扫关注微信